[光明日報]堅持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正確方向,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擔負起這個歷史責任,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文藝形式不斷演變,文藝內容日漸豐富,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但其精神指向始終如一,就是“與時代同進步,與人民共命運”。《詩》思無邪,《史》記丹青,以此發端的藝術經典不僅培養了無數人的浩然之氣,更成為整個民族的精神特質。改革開放以來,文藝更成為彰顯先進文化、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不斷涌現的優秀作品頌時代大雅,砭流俗痼疾,塑創新精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成為最響亮的號角、最雄壯的主旋律,對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家藝術家應該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古往今來,大凡有作為的進步的作家藝術家,都把高超藝術造詣和高尚價值追求作為人生理想。藝術家的職責是關照心靈、關照社會,藝術的創作需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沒有自身的高尚價值追求,靈魂的參照就會失衡、失態、失控,就不會產生與讀者或觀眾的心靈呼應。卑微的心靈難以催生偉大的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斷在實踐中加強自我修養,提高藝術水平,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力量,凝聚人心,自覺地成為時代的歌者,成為堅持正確方向、引領社會進步的排頭兵。
當代中國文藝要成為激勵人民前進的力量,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沒有核心價值體系,一種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民族就沒有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意志和共同行動。文藝作品是精神產品,它成于人的精神世界,也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帶給受眾的是心靈的洗禮與碰撞,是價值體系的構建與穩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根源于民族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吸收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適應了時代發展需求,集中反映著當代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和主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堅持正確方向,就是自覺地與人民群眾保持一致,就是為民族復興、社會和諧貢獻激情與智慧。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
“文章合為時而著”。把藝術創作融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廣大文藝工作者就有了文藝創作中永不干涸的源泉。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階段,我國文藝事業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抓住這個機遇,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當代中國文藝必將在正確道路上闊步向前。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