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專訪文代會代表、《中國藝術報》社長向云駒
時間:2011年11月23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光明日報北京11月22日電)
發展敢于擔當的文藝評論
——訪九代會代表、《中國藝術報》社長向云駒
記者:聆聽了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天開幕式上的講話,你有何感想?
向云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文藝發展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論,對實現文藝新繁榮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文藝從來就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寫照,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一個民族創造力的標志。偉大時代必然造就偉大的文藝。
記者:總書記講話中對文藝理論評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如何理解文藝評論與創作的關系?
向云駒: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良師益友,是文藝生產力、影響力、生命力的重要組成,是偉大文藝的助產士。從古至今、從中到外,文藝批評與文藝作品平行發展、雙峰并舉,互相激發。社會主義文藝的大發展大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必然包含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局面的期待。
記者:你認為目前文藝批評的發展與文藝創作的需要是否匹配?
向云駒:當下的批評與十分活躍的文藝創作相比較,處于滯后、消沉、低迷、無為的狀態。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盡快改變這種批評現狀,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恢復生機與活力,為文藝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媒體是否應擔負起文藝批評的責任?
向云駒:是的。我認為,媒體應在文藝批評上發揮更大作用。我們的文藝批評要堅持旗幟鮮明、觀點銳利,敢于直言、敢于主持正義,有針對性、有戰斗力,要努力開創文藝評論的新風。
《中國藝術報》近來大力加強文藝評論,引導讀者從看“熱鬧”轉向看“門道”,有一說一,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講事實、擺道理、說藝術,普及文藝鑒賞,分析文藝現象,總結文藝規律。這樣的文藝批評,讀者歡迎,文藝家受益,藝術創作受啟迪,文藝理念更具品格。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