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11月22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在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2011年11月22日)
胡錦濤
各位代表,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與會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藝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文藝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國文藝事業生機勃勃、碩果累累,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及民間文藝、群眾文藝等繁花似錦、姹紫嫣紅。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進步、與人民共命運,為人民奉獻了大量思想內涵豐富、藝術品質上乘的精神食糧,進一步鞏固了大團結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動局面。特別是這些年來,在黨和國家舉辦一系列大事喜事、應對一系列難事急事的過程中,總有文藝工作者辛勤奔忙的身影,總有文藝工作者創新前進的足跡,總有文藝工作者傾心奏響的時代樂章。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以昂揚的精神、奔放的激情吸引和感染著億萬人民,對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踐證明,我國廣大文藝工作者對祖國和人民有真情摯愛,對國家和民族有擔當奉獻,對藝術和事業有堅守追求,是一支可親可敬、大有作為的隊伍,是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隊伍。廣大文藝工作者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重要貢獻,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同志們、朋友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前不久,我們黨召開了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時代和人民的呼喚,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愿。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相信,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有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真情奉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必將得到實現。
同志們、朋友們!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文化、熱愛藝術,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創造了源遠流長、魅力永恒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藝之林獨樹一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以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熱情鼓舞人民前進,熱忱謳歌人民偉業,譜寫了中華文藝繁榮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切優秀的文化創造,一切傳世的精品力作,都是時代的產物。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正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階段,我國文藝事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如火如荼的發展實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旋律,既呼喚文藝有一個更大的繁榮發展,也為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豐沛的動力源泉。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認清時代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創作生產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奮力開創文藝發展新局面,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正確方向,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作家藝術家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應該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古往今來,大凡有作為的進步的作家藝術家,都把高超藝術造詣和高尚價值追求作為人生理想;大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著,都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和傳播引領社會進步的思想觀念。當代中國文藝要成為激勵人民前進的力量,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根源于民族優秀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并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發展起來的,適應了時代發展要求,集中反映著當代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和主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禮贊高尚道德情操,鼓勵一切有利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推動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以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為念,把藝術創作融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反映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創造,奏響時代主旋律。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提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更好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放歌的歷史責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歷史創造者。一切進步的文藝創作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一切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遠同人民在一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把服務群眾作為基點和歸宿,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立志做人民喜愛的作家藝術家,不斷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要把人民作為文藝的表現主體,著力歌頌人民生動實踐、展示人民精神風貌,走到生活深處,走進人民心中,把藝術才干的增長、藝術表現能力的增強深深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哺育自己,從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挖掘素材、提煉主題,在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進行藝術創造、實現藝術進步。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銳意創新,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推進文化創造的歷史責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創造力。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培育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華民族有著旺盛的文化創造力,善于在繼承前人文化創造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新的文化創造。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文化創造,而且要勇于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新的文化創造。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適應時代變化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發展的要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立足中華文化豐沃土壤,從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激昂奮進的革命文化、爭奇斗妍的民族民間文化中汲取養分,努力為中華文化書寫新的篇章。要積極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文化優長,堅持海納百川、融會貫通,開創中國文藝新風貌新氣象。要打開想象空間,鼓勵文藝原創,激發創作活力,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積極創新,著力增強藝術的表現力、吸引力、感染力,推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支持和參與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為文藝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德藝雙馨,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弘揚文明道德風尚的歷史責任。文藝是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人民高尚靈魂的重要力量。只有自己具有強大精神力量,作家藝術家才能創作出啟迪心智、震撼心靈的文藝精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弘揚老一輩作家藝術家的優良傳統,始終忠于祖國、熱愛人民、奉獻社會,秉持崇德尚藝的優良傳統,追求真理、反對謬誤,崇尚科學、反對愚昧,把實現個人藝術追求和促進社會進步有機結合作為畢生信念。要堅守藝術理想,篤定志向、堅定信念,勤于汲取、善于積累,關注現實、潛心創作,開闊創作視野,提高洞察社會和適應時代能力,增強對藝術的感悟和表現能力,更好傳播先進文化、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要珍惜人民給予的榮譽,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認真對待和積極追求作品社會效果,自覺抵制低俗之風,用人格力量贏得社會尊重、贏得人民贊譽。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