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深化改革實踐
堅持導向 服務人民
——記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深化改革實踐
2011年2月18日,在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棘針溝村,演員們在表演《晉劇折子戲》。當日,由山西省太原市文廣局主辦的“送歡樂下基層”演出活動在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棘針溝村舉行。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2009年10月16日,在德國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中國作家劉震云在其作品《我叫劉躍進》讀者見面會上為讀者簽名。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于10月13日至18日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中國是本屆書展的主賓國。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璩靜、廖翊、白瀛)五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有步驟地全面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發展繁榮,文化產品創作層出不窮、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穩矯健……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積極研究解決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事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改革、不斷發展、成效顯著。
堅持導向 勇于創新
導向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靈魂,也是文學藝術工作和文聯工作的靈魂。五年來,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及各團體會員采取有效舉措,不斷加強和改進采風創作和評獎辦節工作,在引領文藝文化正確導向方面更加積極主動,引導廣大文藝文學工作者自覺把創作與人民群眾火熱生活相結合,努力創作優秀作品。
近年來,中國文聯及各團體會員精心打造“送歡樂、下基層”“百花迎春”“百花芬芳”“中華情”“中國農民藝術節”“中國職工藝術節”“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今日中國”藝術周等文藝品牌,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我國文藝各個門類百花競放、異彩紛呈,整個文藝界呈現出大團結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動局面。
“此次評獎的特點是試行一系列新的評選辦法,以保證評獎的公平公正公開,引領文學評獎新風。”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主任胡平說。
今年8月,張煒的《你在高原》、劉醒龍的《天行者》、莫言的《蛙》、畢飛宇的《推拿》和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等五部作品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據介紹,此次茅盾文學獎評獎辦法與以往大大不同,進行了較大幅度改革:一是實行大評委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評委62名,其中京外評委占60%。二是實行評委實名制投票。三是每輪投票結果發布公示,增強評獎社會透明度,接受社會檢閱。
接受社會的檢閱和監督、加強紀檢監督、實行投票公證制、向所有參評作品頒發紀念證書以尊重所有參評者勞動成果……不只是茅盾文學獎,中國戲劇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美術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一系列全國性文藝評獎都在不斷完善改進評審機制,改革評審方式方法,使評獎變得更加公平、公開、公正……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