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及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工作綜述:春風怒放花千樹 更揚云帆立潮頭
中國曲藝家協會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重大主題曲藝活動。舉辦“爆笑世博、歡樂生活”相聲大匯演;積極開展賑災義演,創作一批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曲藝作品,積極捐助善款;開展“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活動,大力宣傳道德模范的崇高思想和先進事跡;組織曲藝家深入革命圣地和基層一線體驗生活、采風創作。
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扎實開展文化惠民活動。開展“送歡笑到基層”慰問演出活動,足跡遍及全國老少邊窮地區,受益觀眾數百萬人;在國家重要節慶期間,連續舉辦多次曲藝演出周活動;利用評選命名“中國曲藝之鄉”活動,積極推動基層群眾性曲藝活動開展。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評獎、展演、競賽等工作。成功舉辦第5、6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及第5、6屆中國曲藝節,舉辦第3、4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連續4屆全國少兒曲藝大賽、第4、5屆CCTV相聲大賽等,充分利用電視等媒體,不斷擴大活動影響。
把握導向、引領發展,不斷提高理論評論水平。舉辦中國曲藝高峰(柯橋)論壇、“當代曲藝的責任與追求”理論研討會等研討會、座談會,加大理論研討力度;在全國展開專題調研活動,了解和掌握曲藝發展現狀;啟動曲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成立權益保障工作委員會。舉辦作品征集活動,編輯出版優秀曲藝作品集,努力辦好《曲藝》雜志和《曲藝通訊》。
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積極開展對外民間文化交流。舉辦首屆巴黎中國曲藝節;連續參加加拿大國際幽默藝術節;連續赴日舉辦五屆“笑語歡歌”活動;連續參加新加坡華族文化節,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曲藝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中國舞蹈家協會
積極開展品牌活動。舉辦多次大型公益演出,觀眾達四萬之眾;舉行“獻給改革開放30周年舞蹈精品晚會”、“慶祝建國60周年舞蹈精品晚會”。組織慶祝國慶60年和中國舞協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發展論壇、圖片展、紀念畫冊、精品演出等系列主題活動。
為抗擊冰雪災害,赴貴州組織“情滿人間,重建家園”演出專場。“5·12”汶川大地震時,第一時間成立抗震救援慰問小組奔赴災區,開展抗震救災“藝術心理救助行動”,積極組織捐助善款。
以新中國60華誕和舞協成立60周年為契機,首次頒發中國舞蹈“終身成就獎”、“卓越貢獻獎”、“突出貢獻獎”、“優秀組織工作者”獎,表彰一大批老中青舞蹈藝術家。
改革“荷花獎”評獎機制,開展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中國舞蹈節及“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等,發掘培養舞蹈人才。
注重理論建設,采取多種形式舉辦各種理論研討會及高峰論壇20余次,編輯、出版學術論文百余篇。以《舞蹈》雜志、《中國舞蹈》報、《舞動周報》手機報、中國舞協官方網站為平臺,探索“四位一體”的舞蹈傳媒模式。
加強對外文化交流。五年來,中國舞協累計開展對外文化交流項目53項,出訪249次,接待外賓285人次,向世界展示了當代中國舞蹈的風采。
倡導“舞蹈惠民”工程,積極開展“百姓健康舞”、“舞蹈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扎實做好“新農村舞蹈美育工程”,蓬勃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活動,為保護民間舞蹈遺產而策劃實施“中國秧歌節”等。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