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楊善洲》劇照
繼根據(jù)“當代雷鋒”郭明義先進事跡改編而成的電影《郭明義》全國首映贏得廣泛好評之后,又一部反映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的重點獻禮影片《楊善洲》登陸大銀幕,通過膠片將“善洲精神”傳播四方。
原云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為了兌現(xiàn)自己當初“為當?shù)厝罕娮鲆稽c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把一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價值數(shù)億元的“綠色銀行”。電影《楊善洲》就是旨在真實還原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為了塑造好楊善洲“一輩子忠于黨的事業(yè),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人格,劇組成員艱辛努力、頑強拼搏,誓以“楊善洲”精神拍好《楊善洲》電影。
該片從劇本創(chuàng)作到影片完成僅僅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導演董玲談起這部影片感慨頗多。她說,拍攝的每一天,楊善洲幾十年如一日的事跡一直在激勵和感動著自己,“他不是那種短期內(nèi)樹立的典型,在我們深入當?shù)氐呐臄z中發(fā)現(xiàn),在當?shù)貛缀趺考颐繎舳贾浪墓适拢褪抢习傩招闹械囊豢么髽洹!睏钌浦薜木癫粌H打動了當?shù)匕傩眨瑪z制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飾演楊善洲母親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黃素影評價楊善洲“不僅僅是媽媽的孝子,更是人民的孝子”。飾演楊善洲二女兒的著名演員陶虹以自己戲中的角色來談:“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很忙,連自己女兒的婚禮都沒有來參加,后來我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父親為70個民辦教師申請到了轉(zhuǎn)正的指標,里面卻沒有我。這就是我的父親,他總是把自己、把他的親人放在后面,而把人民的甘苦放在最前面。在我的心中,父親就是一棵大樹,他雖沒有彎下腰把媽媽和我的姐妹護衛(wèi)在他懷里,但是他卻伸出臂膀為老百姓遮風擋雨一輩子。”奚美娟曾主演過一部生態(tài)題材的影片——講述治沙典型牛玉琴事跡的電影《一棵樹》,這次出演楊善洲的妻子張玉珍,亦可謂是得心應手,她說,“要不是穿上牛玉琴的舊衣服,每天跟著她走一個多小時去刨坑種樹,我難以想象一個瘦弱的女性,如何硬是栽出一片沙漠綠洲。而《楊善洲》中好端端的地委書記選擇種樹,就是為了讓大家安居樂業(yè),使荒山不再難管,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福澤后代。出演這類影片很好地培養(yǎng)我的生態(tài)意識,我能用自己的影響力激起更多人形成這種樸素的情感。”
上妝后的李雪健(飾楊善洲)不仔細辨認,儼然就跟楊書記一個模樣。據(jù)導演董玲介紹,當李雪健頭戴鴨舌帽,身穿灰色中山裝出現(xiàn)在片場時,很多老百姓都呆住了:“這不就是我們的老書記楊善洲嗎?”就連走路姿勢、邊走邊跟每個人打招呼的舉動,都活脫脫跟老書記一個樣,有些群眾演員看到這個景象,禁不住流下眼淚。大家都說,李雪健做到了超越外表的神似,不但扮焦裕祿入木三分,也把楊善洲演繹得十分逼真。走在路上,李雪健常常向人請教楊老書記的穿著打扮和飲食起居習慣。他隨身帶著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楊善洲生活習慣的一些細節(jié)。諸如:楊老吃飯的時候,熱了會不會脫衣服?鋼筆是插一支還是插兩支?他都做過詳細的考證。楊善洲的三女兒楊惠琴對此特別感動:“這都是我父親的習慣。”當影片完成在云南的前期拍攝準備回京進行后期制作之際,一位當年跟隨楊善洲上山植樹、此次全程協(xié)助影片拍攝的當?shù)貪h子抓住董玲和李雪健的手說,他半輩子只流過兩次淚,一次是因為老書記的過世,再一次就是目睹了《楊善洲》劇組的吃苦敬業(yè)和拼搏精神。
(編輯:李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