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教育部發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100億100所 做強中西部高校
光明日報北京5月22日電 針對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印發的“一攬子計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今天正式發布。《計劃》指出,要鼓勵東部地區高等教育率先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加快發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介紹,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校數和在校生數接近全國三分之二,但總體發展相對滯后。《計劃》的總體思路是“鼓勵東部地區高等教育率先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加快發展”,將從加強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擴大中西部學生入學機會、健全投入機制等10個方面全方位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質量,“到2020年,要實現中西部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辦學質量顯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總體上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普遍相對滯后,已成為制約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瓶頸。”張大良表示,為提升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發改委、教育部已于去年5月聯合啟動實施“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將投入資金,重點支持100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加快發展,實施范圍覆蓋中西部23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據了解,該工程以五年為一個周期,滾動實施。一期實施期限為2012年-2015年,計劃投入100億元先期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設。
張大良表示,要著重支持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契合度高的學科專業建設;加強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和區域支柱產業、特色領域等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同時要加強應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增強中西部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施過程也強調分類指導,比如采取不同政策支持省域內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基礎比較薄弱的高校,充分體現“省統籌”,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并逐步轉移到提高中西部教育的自主“造血”功能上。
另據介紹,《計劃》同時明確了中西部高校在辦學條件、人才隊伍和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具體改革發展目標。
(編輯:曉婧)